本报讯(记者 何文洁)11月14日,北京教育学院联合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北京市中小学教师阅读论坛暨第七届读、用《北京教育丛书》征文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召开。
据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介绍,此次活动是为了适应首都深化教育改革形势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在教师队伍中倡导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需要。
当日,论坛特邀了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朱永新为与会教师做讲座。朱永新就许多教师抱怨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的现象做阐述:“忙碌不是不读书的理由,没有从读书中得到乐趣,才是一个人不喜欢阅读的理由。”
当日的活动还设置了“教师阅读面面观”访谈环节,特邀了《北京教育丛书》的四位作者分别围绕阅读经历、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的组织和与会者做交流。北京史家小学校长介绍了学校推动“有担当的大阅读”的史家方案,即在深度阅读中提升职业担当,在伙伴阅读中提升社会担当,在广域阅读中提升文化担当,在前沿阅读中提升未来担当。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教师陈延军认为,阅读是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是激发自己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动力;同时也是促进自己教育行为由不自觉变为自觉的转变手段,是促进自己的教学行为由随意无边向积极健康的轨道前进的保障。
北京汇文中学地理特级教师张悦分享了她的阅读故事,通过阅读,深化了她对“好课”和好教师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于静还分享了阅读方法与时间管理的技巧。
据悉,自1990年起《北京教育丛书》编委会办公室就开始在全市教师中开展读、用《丛书》征文活动,每四年举行一次。过去的六届活动每次都有数万名教师参与。
“首先是做出来的,然后才是写出来的。”《北京教育丛书》编委会办公室主任邢素丽这样介绍,内容涉及中学、小学、幼儿园等诸多学科、诸多方面;内容素朴而又真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选题注重从教育实践、教学效果出发,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揭示规律。
对于丛书,教师们曾经形象地用“参谋、向导、梯子、榜样”形容,用“读其书,效其法,悟其神,做其人”表达他们对《丛书》的情感。
原标题:心归何处?是敦煌 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禅定佛(北魏)。 ...
住在民宿里像住在家里一样,感觉很放松。 如今,不少游客出游时,除了酒店之外...
考试一直是远程教育学员们十分头疼的问题,下面就由专升本教育信息网小编为大家介...
近年来,庞大的考生数量与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考大学不容易,考上98...
根据《贵州贵安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公开招聘临时聘用人员方案》,经过公开发...
桂林生活网教育频道讯:今年5月21日(每年...
河北新闻网讯(赵宏梅)9月7日,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河北博物院和裕华区教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